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新闻中心
解决方案
典型客户
售后支持
渠道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信息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家现有的节水政策
关键词:
节水,政策,
节水控制器,智新祥业节水控制器
摘 要:
国家节水政策如下:
根据水权理论和经济发展制定分行业、分地区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指标体系,以逐步接近国际平均水平为总目标,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一、国家节水政策及目标
学习各级领导指示,汇总多方面意见,"十五"期间我国国家节水政策及目标应如下:
根据水权理论和经济发展制定分行业、分地区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指标体系,以逐步接近国际平均水平为总目标,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主要行业用水目标为:至2010年,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农业用水实现零增长(水利部提出),总用水量控制在3700亿吨左右;工业节水在保证工业增加值年增长10%左右的前提下,取水量增长控制在1.2%以下(国家经贸委提出),总用水量控制在1300亿吨以下;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包括第三产业和城市环境的大生活用水)不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经商建设部),即人均用量不超过130吨/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总用水量控制在1000亿吨以下;生态用水也要节约,要科学地、逐渐地恢复蜕变严重的重要生态系统如黄河、塔里木河和黑河等,不断提高用水的生态效益(正与国土资源部、林业部、环保总局研讨),总用水量逐步提高到1000亿吨左右。
总体目标为:至2015年,年用水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下,约占水资源总量2.8亿立方米的1/4,符合国际用水标准。考虑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极不均匀性,不宜高于上述比例。全国形成稳定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现代化用水结构,第一产业用水占52%左右,第二产业为18%左右,生活用水15%左右,人工生态用水15%左右。
地区重点是:北方地区的节水重点在于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西北地区的节水重点是提高生态用水的生态效益,粮食主产区的节水重点是提高经济效益,南方地区的节水重点是促进污染防治。
在新世纪,建立节水防污社会的总政策为:要做到"六高、两低、两合理"。"六高"就是提高全民节水意识,适时、适地、适度地提高水价,提高用水的重复率(包括中水回用),提高用水的生态效益率,提高节水工作的技术含量,提高用水的传输效率;"两低"就是降低用水造成的污染率,降低用水造成的水资源蜕化率;"两合理"就是制订合理的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建立地区与行业合理用水结构以保证全国水资源供需平衡。
二、初步政策分析
1、节水必须与经济生产密切联系
节水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生产用水占总用水的90%,因此节水必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辅相成。1993年到1999年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从1501m3减到683m3,仅为原来的46%,说明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节水作用;但是仍为世界平均水平的约4倍,说明节水还大有潜力。而且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近年已降低)的30%,再没有节水的国家政策,很可能在入世后造成耗水和水污染行业大上的情况,难以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经贸委提出的工业节水目标令人鼓舞,势在必行。
2、节水就是治污
节水是环境与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节约将直接减少污水排放量。目前看来,节水是治污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节水政策应与治污规划密切联系。
3、要以节水的现代化农业保证粮食安全
我国是近12亿人口的大国,粮食不能依赖进口,粮食安全必须保证,但是,必须以节水的现代化农业保证粮食安全,否则水资源枯竭,粮食安全也保证不了,两者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
农业节水不宜简单看成节水灌溉,要从生态农业的大系统看问题。按目前国际潮流所谓现代化农业即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就是使这种人为产业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的组成部分,其关键是以资源的循环和节约、合理的种植结构和先进的生物技术,在保证食物安全的同时来保护生态系统。首先要建设资源循环型的生态农业;其次要建立大粮食--食物的概念,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既保证粮食安全,又节水。灌溉节水是至关重要的措施,其核心是加强用水定额的管理,完善计量手段。目前我国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92%,但利用系数仅为0.4,每提高0.1,即可节水360亿m3。
4、在城市树立节水消费观
城市节水应纳入所在流域生态系统来考虑。由于公众节水观念淡薄,使用浪费;供水经营粗放,用水器具效率低下,管网渗漏,有的地方漏损率高达用水量的30%;城市环境建设不考虑水资源的制约,盲目扩大绿地,不科学选择人工植被等等原因,目前有些城市人均用水量已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是城市节水最有效的控制手段。
5、生态用水重在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效益
生态用水是个新概念,但不能仅看成新名词,也不仅是水利部和环保总局的工作,必须从生态大系统入手才能提高效益。从一开始就要树立科学概念,如应以维护和恢复自然主河道为主;认真学习和利用区域地质知识和生物知识;对现有平原水库、淤积水库等已有人工蓄水设施,不轻易一律取消,对其生态影响要进行科学分析;对新建水库等水利工程首先进行生态系统论证等;高度重视湿地作用;再造植被与生态用水协调;生态用水与治污协调等等。
版权所有 北京智新祥业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62976126 ·4006-988-235 传真:010-62976126 邮箱:service@zsoar.com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软件园东北旺南路26号院1-101 京ICP备 北京智新.专业一卡通系统服务商